|
一、水質管制 |
|
項次 |
評鑑項目 |
符合 |
不符合 |
無該評
鑑項目 |
|
1.1 |
製冰水源應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或為清潔之海水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.2 |
儲冰槽應要保持清潔,勿堆積雜物。在每一次作業結束後需進行清洗及消毒的工作。 |
□ |
□ |
□ |
1.3
※ |
清水的供應管線應與其他管線分開,以免與油料、廢水等交叉污染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.4 |
船上的儲水槽應在每次航程開始及結束後進行清洗作業。漁船無作業時勿堆積雜物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.5 |
儲水艙和魚艙無混用情形;若有混用,在漁獲卸下後需進行清洗、消毒作業,並保持其清潔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.6 |
清洗用水源應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或為清潔之海水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二、與魚體接觸表面清潔度 |
|
2.1 |
漁船所配備魚艙、魚箱等儲存漁獲物之容器應與機器間隔開避免污染魚體。 |
□ |
□ |
□ |
2.2
※ |
與魚體直接接觸的容器(魚艙、魚箱)與通道構築必須採用易清洗保持衛生的材料,在作業結束後進行清洗及消毒的工作,並留有紀錄備查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2.3 |
漁船上的作業區如:甲板、導槽、魚網與工作台面,應保持清潔,在作業後清洗乾淨,如有需要,使用消毒水做進一步的消毒,消毒後應使用飲用水或乾淨海水徹底沖洗,並留有紀錄備查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2.4 |
漁船上儲存漁獲物之容器,其設計必須易於清洗,具排水功能,且禁止用來裝填其他物品。 |
□ |
□ |
□ |
2.5
※ |
卸魚後魚艙內溶化之冰水應予排乾,不能殘留與下批水產品接觸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2.6 |
漁產品接觸之包裝材質如紙箱、塑膠袋、保麗龍及麻布袋應確保其使用時未受其他污染,並有固定存放地區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三、防止交叉污染 |
3.1
※ |
油艙和魚艙不得混用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3.2 |
船艙牆壁與天花板需定期清洗,特別是通過各船艙的油料及電力等管線部份,需保持清潔。 |
□ |
□ |
□ |
3.3
※ |
魚艙必須保持清潔,特別是禁止受到漁船發動機之燃油或漁船污油、水之污染,以保持漁獲物的清潔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3.4 |
廢棄物必須放置於防漏、有蓋且易於清理和消毒之容器內,必須在作業結束後移到固定區域存放,避免污染到漁獲物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3.5 |
用以洗淨魚體、器具、船上各作業區之海水,不會從船本身所排放之污水(包含浴廁、洗手設備、廚房、魚體處理等廢水),再次抽取使用。(抽取機與廢水排放口相對位置) |
□ |
□ |
□ |
3.6
※ |
漁船上的油壓迴路,應加以安排或保護以確保不會有漏油污染漁獲物之情形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3.7 |
未使用的包裝容器如:紙箱、保麗龍、塑膠袋等,必須儲存於與作業區隔離之場所,並使之不沾上灰塵和不受污染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3.8 |
用以去頭、去內臟之刀具、器具,使用完應保持清潔,並儲存於乾燥不易受污染之固定場所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3.9 |
船上禁止飼養動物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四、洗手與消毒 |
|
4.1 |
船上應具洗手設備,並標示有正確洗手方法圖示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4.2 |
洗手設備必須設有符合衛生條件的洗手和乾手裝置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4.3 |
加強宣導如廁後應洗手的觀念。
(圖示、標語) |
□ |
□ |
□ |
|
五、防止異物侵入 |
|
5.1 |
在漁船上,不得有抽菸、吐痰、飲食、嚼食檳榔或口香糖之殘渣隨處殘留,特別是漁獲物處理區。 |
□ |
□ |
□ |
5.2
※ |
漁船上油料、清潔劑、消毒劑等不得隨意堆積,及油污蓄積情形,而導致有污染漁獲物之虞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5.3 |
在漁船的作業區應要有充足的照明設備,以避免漁獲夾雜不明異物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六、化學清洗與消毒物質之管理 |
|
6.1 |
所有清潔劑、消毒劑、殺菌劑、潤滑劑及油脂應清楚標示並儲存於特定區域而非作業區內。 |
□ |
□ |
□ |
6.2
※ |
上述化學物存放應不致污染漁獲物、與漁獲物接觸之容器、包材等,並應由專人專櫃造冊列管使用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6.3 |
所有清潔工具應有特定地區放置,勿到處隨意擺放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七、員工衛生管理規則 |
|
7.1 |
作業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,項目包括A型肝炎、傷寒、肺結核等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7.2 |
船長應採取所有必要措施,以防止可能污染漁獲物之人員進行漁獲物之處理工作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7. 3 |
船員作業時穿著的作業服、手套、雨衣、雨鞋、帽子等,需保持清潔在每次作業結束後予以清洗,晾乾後儲存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八、蟲鼠害防治 |
|
8.1 |
需定期進行全船除蟲滅鼠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8.2 |
船上無病媒蟲鼠活動出沒之蹤跡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九、溫度與時間的控管 |
|
9.1 |
在冰藏漁獲物時須注意其冰藏的方法是否正確,可以使漁獲物維持最好的品質。 |
□ |
□ |
□ |
9.2
※ |
若因突發狀況而導致漁獲物無法馬上冷凍或冰藏,其禁止在船上放置8小時以上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9.3※ |
漁船未具冷凍設備者,其漁獲物應保存融冰溫度下。具冷凍設備者,其魚艙須配置溫度感應設備,其裝設地點應在魚艙溫度最高之處,並紀錄溫度變化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9.4 |
魚艙的裝載空間與漁獲量紀錄應相符合,以免因太過擁擠造成漁獲物儲存環境溫度的破壞,進而影響漁獲物的品質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9.5 |
設有冷凍設備之船體,應注意其冷凍庫有無發霉或結霜。其設備應定期清洗、保養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9.6 |
冷凍設備必須有足夠的冷房能力,能迅速降低產品溫度並維持冷凍儲藏狀態,並保持凍艙整潔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9.7 |
船上儲冰艙容量應足夠提供每一次航程漁船上所需用冰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十、文件管制的紀錄 |
10.1
※ |
船長對於漁艙溫度應確實紀錄;並須有載冰量紀錄以避免漁獲物因溫度的控制不當而造成品質下降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0.2 |
確實填寫漁撈日誌中有關漁獲捕撈地區、時間、漁獲量、檢視體表寄生蟲及攙雜有毒漁獲物等紀錄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0.3 |
針對漁獲物接觸表面的清潔度、防止交叉污染、員工衛生及健康管理等作成衛生管理紀錄表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0.4 |
清潔消毒用品管理紀錄表:所有清潔消毒用品應有表單紀錄其使用及庫存量。 |
□ |
□ |
□ |
|
10.5 |
其他 |
□ |
□ |
□ |